移动固态硬盘传着传着就“掉链子”?学长带你三步找出“龟速”元凶!
嗨,各位学弟学妹们!大学生活是不是经常在各种“DDL”(截止日期)之间反复横跳?当你辛辛苦苦做完的视频作业、设计稿或者好不容易下载好的3A游戏大作,准备拷贝到移动硬盘里时,却眼睁睁看着那进度条慢得像蜗牛散步,是不是瞬间心态就崩了?
“我的移动固大硬盘不是号称“飞速”吗?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拉胯?” 别急,这事儿真不一定是你的硬盘“不行”,很可能是某些环节没“配对”好。今天,学长就化身“硬件侦探”,带你一步步揪出那个拖慢你速度的“内鬼”!
第一步:检查你的“高速公路”——接口和数据线
这绝对是最多人忽略,也最致命的一点!
想象一下,你的移动固态硬盘是一辆能跑300码的超级跑车,但你却让它在乡间土路上跑,它能快得起来吗?这里的“路”,指的就是你电脑的USB接口和那根连接线。
展开剩余74%很多同学的电脑虽然配备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Type-C接口,但它们的“内在”却大相径庭。有的只是USB 2.0标准,理论速度撑死也就60MB/s;好一点的是USB 3.0,大概500MB/s;而要真正发挥高性能移动固态硬盘的实力,你需要的是USB 3.2 Gen 2甚至更强的接口。
科普小贴士:别小看你手里的数据线!同样是Type-C线,有的只能充电,传输速度极慢;有的则是满血的“全功能”数据线。如果你用错了线,哪怕硬盘和电脑接口都支持高速,速度也上不去。
所以,当你感觉硬盘掉速时,先看看你插的接口旁边有没有“SS”(SuperSpeed)或者闪电标志,再确认一下用的不是手机的普通充电线。
第二步:审视你的“货物”——文件类型
这个知识点有点冷门,但非常实用。传输一个10GB的单一电影文件,和传输一万个1MB的零碎文档,哪个更快?
答案是:前者快得多!
这是因为硬盘在处理大量小文件时,需要不断地进行寻址、创建、写入、验证等一系列操作,这个过程非常耗时。而传输单个大文件时,它只需要定位一次,然后就可以“一马平川”地持续写入。所以,如果你在拷贝一个包含成千上万个小文件的文件夹时感觉速度慢,别慌,这是正常现象。下次可以试试先把这些零碎文件打包成一个压缩包再传输,速度会有惊喜哦!
第三步:选择你的“王牌座驾”——高性能移动固态硬盘
排除了接口和文件问题后,如果速度还是不理想,那可能就得考虑升级你的“座驾”本身了。尤其是还在用传统移动机械硬盘的同学,那种“咯吱咯吱”的读写声,不仅慢,还特别怕摔,对于经常需要背着电脑穿梭于宿舍、教室、图书馆的我们来说,实在不够友好。
这里就不得不给各位隆重推荐我的“学业加速神器”——金士顿XS2000移动固态硬盘。
为什么说它是神器?
首先,快到不可思议!它拥有高达2000MB/s的读写速度。这是什么概念?前面我们说到传输10GB的文件,用普通U盘可能需要几分钟,但用XS2000,理论上只需要5秒!无论是拷贝4K视频素材、大型游戏安装包还是整个学期的学习资料,基本上就是“复制-粘贴-完成”一气呵成,再也不用在进度条面前焦虑等待。
其次,小到难以置信!它的体积只有口香糖那么大(69.54 x 32.58 x 13.5毫米),重量更是只有28.9克,比很多U盘还要轻巧。随手往口袋里一揣,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,便携性直接拉满。
更重要的是,它硬核到让人放心。对于我们这种“马大哈”学生党,磕磕碰碰在所难免。金士顿XS2000附赠了一个可拆卸的橡胶保护套,装上后立刻拥有IP55级别的防水、防尘、防震能力。不小心被水溅到,或者从书包里掉出来,都无需担心数据安全。这对于喜欢户外拍摄或者经常需要携带设备外出的同学来说,简直是福音。
在容量上,它最大可选4TB,别说一个大学四年,可能你整个青春的数字回忆都装得下。而且它采用的是通用性极强的Type-C接口,连接笔记本、平板甚至是手机都非常方便。
总结时刻
所以,当你再遇到移动存储设备掉速的问题时,不妨按照学长教你的三步法来排查:一看接口线材,二看文件类型,三看硬盘本身。
对于我们学生而言,时间就是效率,效率就是生命。无论是为了赶在最后一分钟提交作业,还是为了快速给游戏主机扩容,亦或是安全地备份我们珍贵的青春影像,一个像金士顿XS2000移动固态硬盘这样便携、高速又坚固的伙伴,绝对是一笔能极大提升幸福感和学习效率的投资。更何况它还有5年有限保固和免费技术支持,让人用得安心。
别再让“龟速”的等待消磨你的热情和灵感了,是时候给你的数字生活提提速啦!
发布于:北京市热丰网-十大配资平台-可靠的配资平台-今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