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这个毛病,说轻不轻,说重也不算最吓人的那一类,但它就像厨房煤气漏了一丝缝,平时你闻不出来,可时间一长,麻烦就来了。它不疼不痒,不吵不闹,等你发现的时候,心脑血管已经悄悄地受了罪。
很多人吃药,但吃药的时间点,往往被忽视了。其实啊,降压药什么时候吃,真的是个大学问。不信?还真有研究说了,吃对时间,降压效果能提升将近一半!
这个研究不是小打小闹,是西班牙的一项大型临床试验,叫HygiaChronotherapyTrial,参与人数超过一万九千人,跟踪了好几年,结论就是:晚上吃药,比早上吃药效果要好,而且不只是好一点点,是好很多。
他们发现,把降压药安排在晚上睡觉前,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能减少45%。这个数字,不是说说而已,是真刀真枪研究出来的。有人可能会想,那我现在就改成晚上吃药得了?先这事儿里头还有讲究。
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晚上吃药。药也分门别类,人也各有不同。
有些人吃的是缓释片,有的是复方片,有的是长效的,有的是短效的,这些药在身体里待的时间不一样,就像有人进了家门就躺沙发,有人还要换鞋洗澡再进屋。所以吃药的时间跟药本身的特性有关,不能一刀切。
还有一点,得看你血压波动的模式。正常人一天当中血压是有高低起伏的,凌晨最低,白天升上去,晚上慢慢降下来。但有些人不是这样,特别是年纪大了,睡觉的时候血压还高着,这叫“非杓型血压”,就是晚上不降反升。
这种情况,如果药吃得太早,等到半夜药劲过去了,血压又上来了,反而不安全。所以对这类人来说,把药放到晚上睡前吃,更合适些。
还有一种人,叫“极端杓型”,也就是晚上血压降得太猛。这个时候如果再加晚上吃药,血压可能会低得让人头晕眼花,甚至半夜起夜摔倒都有可能。
所以这类人,反而不适合晚上吃药。这事儿复杂就复杂在这儿,不能一概而论,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再说回那个研究,它提到的三个黄金时段,其实是结合了人体的生物节律来的。第一个时间点是早上起床后半小时,这是一天里交感神经最活跃的时候,血压容易升高,很多心脑血管事件也发生在这个时段,比如清晨的心梗、脑梗。
第二个时间点是中午饭后,这时候血压有个小波动,尤其是午休时间前后,有些人血压会突然掉下来。第三个时间点就是晚上睡前,这也是现在公认比较有效的服药时间之一,特别是对那类夜间血压不降的人。
讲到这儿,有人可能要问了,那我到底该选哪个时段吃药?这个问题,还真得看你自己的血压监测数据。
最好的是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,也就是医生给你绑个小仪器,在你胳膊上扎一天一夜,每隔半小时自动测一次血压,能看到你一天当中血压的变化曲线。
医生就能根据这个图谱,来判断你属于哪种血压类型,进而给出合适的吃药时间建议。
说到吃药时间,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小细节,就是饭前饭后。不同药物对饭有反应,比如氨氯地平这类钙通道阻滞剂,基本不受饭的影响,什么时候吃都行。
但有些药,比如培哚普利,饭前吃效果更好。再比如有些利尿剂,吃完容易让你上厕所,如果晚上吃,可能睡不踏实。所以有人会把利尿剂放到早上吃,其他药留到晚上。
这里面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事,就是长期用药的耐受性。有些人觉得药吃久了没用,其实不是药不行了,而是身体适应了。这个时候,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换药或者调整剂量。
而在某些情况下,仅仅是调整吃药的时间,就能让药效重新发挥出来。这种调整,不用换药、不用加量,只是把时间调一调,效果就能好很多。
还有的人,血压控制得还行,但一遇到情绪激动、熬夜、喝酒之后血压就飙高。这种波动型的高血压,也不能光靠吃药控制。
情绪、作息、饮食,这些都得配合上。尤其是盐的摄入,别小看这一点,一天多吃两克盐,血压能高个5毫米汞柱。你炒菜的时候少撒一勺盐,不是为了口味,是为了命。
降压药不是止痛药,吃一片立马见效,它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,也就是说,要让它在你身体里稳定地起作用,得每天按时吃,不能今天吃、明天忘。就像你种一棵树,不能今天浇水、明天晒干,树长不大,药效也是一样。
还有一点特别重要,很多人一看血压正常了,就自己停药,这是大忌。高血压不像感冒,它是个长期的事,是慢性病,哪怕你现在血压正常,也可能是因为药在起作用。
一旦停了,血压可能立马反弹,而且反弹得比以前还高。这个时候再吃药,效果反而不如之前了。所以药不能随便停,也不能随便换,得听医生的。
说了这么多,回到最初的话题,什么是降压的黄金时间?答案其实是因人而异,但从现在的研究来看,晚上睡前是个值得考虑的时间点,尤其是对血压夜间偏高的人。但要不要改成晚上吃,得让医生帮你判断,不能自己拍脑袋决定。
说到底,吃药这件事,看着简单,其实每一步都藏着讲究。就像炒菜,你以为就是放点油盐?不对,火候、水分、顺序全都影响味道。
吃药也是,时间点、药的类型、你自己的身体情况,缺一不可。吃得对,药才有用;吃得不对,药再好也白搭。
血压控制好,不光是为了不头晕、不中风,更是为了能安心过日子。高血压不是洪水猛兽,但它是个耐得住性子的敌人,你得慢慢跟它周旋,不慌不忙,不急不躁。只要方法对了,时间对了,心态对了,血压也就乖了。
参考文献:
[1]张玉莲,王志刚,孙蓉.高血压患者服药时间对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[J].中国实用内科杂志,2022,42(3):215-219.
[2]王雪梅,刘洪波.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[J].中华高血压杂志,2023,31(5):421-424.
声明: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,仅用于健康科普,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,若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热丰网-十大配资平台-可靠的配资平台-今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