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景公是齐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国君,仅次于在位64年的齐前庄公。
说到齐前庄公,他在位时间横跨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,整整统治了64年之久。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政绩,但正是这段漫长的稳定时期,让齐国得以休养生息,国力逐渐恢复,为后来齐僖公实现小霸局面打下了重要基础。 而齐景公在位58年,正处于春秋晚期。这个时期周王室权威日渐衰落,各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坐大,国君往往难以完全掌控朝政。齐景公本人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:他胸怀大志,渴望成为一代明君,重振齐国雄风,因此重用了晏子这样的贤臣;但同时他又贪图享乐,身边围绕着梁丘据这样的谄媚之臣。 值得一提的是,每当齐景公沉溺享乐或行为失当时,晏子总会毫不客气地直言进谏,这种君臣关系与唐太宗和魏征颇为相似。正因如此,齐景公常常刻意避开晏子做一些可能会被劝谏的事情。 《晏子春秋》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:翟王的儿子翟羡有一项特殊才能——能驾驭十六匹马拉的车。要知道当时诸侯的标准车驾不过三到四匹马,用这么多马驾车本是僭越礼制的行为。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,这种越制现象时有发生,还催生了一批专门驾驭多马车的御者。 翟羡的技艺确实高超,能让十六匹马步调一致地拉动车辆,展现出非凡的驾驭能力。齐景公欣赏他的才能,给了他一个管理车马的官职。但奇怪的是,齐景公其实并不爱看翟羡驾车,可能只是把他当作炫耀的资本。 然而齐景公的宠妾婴子却对翟羡的表演很感兴趣,经常缠着齐景公要看翟羡驾车。齐景公起初不答应,但经不住婴子再三请求,只好应允。不过他心里明白,这事要是让晏子知道肯定要遭劝谏,得想个办法避开晏子。 于是齐景公对婴子说:等晏子生病卧床的时候,你到花园的高台上,我让翟羡驾车给你看。当时晏子年事已高,身体确实不太好。果然没过多久晏子就病倒了,无法上朝。齐景公抓住这个机会,立即安排翟羡进行表演。 婴子在高台上看得心花怒放,对翟羡的技艺赞不绝口,就对景公说:大王何不给他加些俸禄呢?齐景公觉得这不过是小事一桩,既然爱妾开口了,便爽快地答应了。 卧病在床的晏子听说此事后,由于身体虚弱无法立即进谏,只能等病愈后再作打算。康复后,晏子立即进宫面见齐景公。还没等晏子开口,齐景公就抢先说: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技术很好,我很欣赏,不如让他给您表演一下? 晏子平静地回答:驾车这种事,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。 齐景公又说:我很喜欢他驾车,准备给他万钟的俸禄,您觉得够吗? 晏子此来就是要说这件事的。他看出齐景公明显受到宠妾的影响,缺乏主见。之前齐景公喜欢卫国人东野驾车,但因为婴子不喜欢,他也跟着改变了态度。现在他本来不喜欢翟羡驾车,却因为婴子喜欢而改变主意;婴子为翟羡求加薪,他也一口答应,这不是被妇人牵着鼻子走吗? 更严重的是,齐景公不关心百姓疾苦,却热衷于驯马;不厚待贤臣,却要给车夫丰厚俸禄,这实在不合情理。想想当年齐桓公在同样的疆域内修订法令、推行教化、会盟诸侯,成就霸业;而齐景公却不思进取,对内不施仁政,导致路有冻死骨,对外冷淡诸侯,只顾享乐,实在过分。 再说诸侯的标准车驾不过三到四匹马,用八匹马已是僭越,现在用十六匹马更是严重越礼。如果其他诸侯纷纷效仿,后果不堪设想。 总之,齐景公的这些行为不仅不能赢得民心,反而会加深百姓的怨恨和诸侯的不满。晏子将这些道理一一阐明,最后严肃地警告道:如果大王继续这样只顾享乐不思治国,恐怕离灭亡之日就不远了,请大王三思!齐景公听完,心悦诚服地说:您说得太对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热丰网-十大配资平台-可靠的配资平台-今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